News

因位于地球板块碰撞俯冲的缝合带,且被怒江的垂直切割塑造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高黎贡山区域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海拔5128米,最低处海拔645米,落差超过4000米。在印度洋孟加拉湾暖湿海洋气流影响下,高黎贡山区域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由低到高 ...
成体新生未成熟齿状回颗粒神经元( imGC ...
记者8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库未来可能仍持续增加但稳定性减弱。
昨天深夜,中国科学家研制的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通过将“吉儿”与从头驯化、育种加速器等新一代育种技术融合,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座“智能机器人育种工厂”,可实现优质作物品种的智能快速定制。
今年4月13日,科研人员在野外采集到长江鲟鱼卵,4月16日采集到鱼苗。经过对鱼苗的亲子分析鉴定,有5尾雌鱼、8尾雄鱼参与繁殖。这一被宣布野外灭绝的生物终于重新出现在长江江畔,长江鲟保护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依托枸杞专项,科学家构建了成体系的“枸杞研究模式”。这是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研究范式,针对每一种中药材都可以进行物质基础研究、功效机制研究,并建立该药材的国际质量评价标准,最终转化为能产生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功能产品。
最近,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研究员马淑花迎来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她带领团队开发的“煤矸石分质全量化利用新技术”在陕西榆林建成5万吨/年煤矸石分质全量化利用技术中试生产线,并实现全线贯通投产。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现的古代石制工具表明,这个岛屿与附近的弗洛勒斯岛大约在同一时间或更早被古人类占据,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古人类从东南亚大陆跨越大海向外扩散的情况。研究结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
研究团队最终发现,将高浓度的钪掺杂到锡酸钡和钛酸钡中,可在300℃条件下实现超过0.01S/cm的质子电导率,这一数值与传统SOFC电解质在高温运行时的性能相当。
许操介绍,野生番茄原本柱头外露,靠蜜蜂、蝴蝶等昆虫传粉,遗传多样性丰富。人类在驯化番茄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品种纯正,选择了柱头内缩、自花授粉的突变体。但这个“优点”却成为现代杂交育种的“枷锁”。
土壤水分波动因直接影响植被生长和水资源安全,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全球植被绿化趋势显著被视为生态恢复与气候适应的重要信号,但植被活动会导致蒸散加剧,迫使土壤水分持续流失,进而加剧区域干旱风险。目前,植被-土壤水分在全球尺度上的耦合格局及未来趋势尚不明晰,学界难以对生态系统水分限制响应和反馈过程进行解析。
8月7日至8日,“第三届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会议”在新疆喀什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喀什大学、中国-塔吉克斯坦生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国立大学、新疆植物学会、新疆动物学会和新疆地理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