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半年,在市场回暖与监管重塑共同作用下,A股股权融资市场悄然迎来变革。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股权募资总额升至7610.29亿元,同比大增401.72%。高速扩容背后暗藏行业变局: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信建投三大券商以50.06%的股权承销份额包揽过半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半年内开出超40张投行罚单,直指尽职调查缺失、内核程序失效等行业痼疾。伴随着政策层切断规模挂钩收费机制 ...
银行是科创债的重要新增发行主体。截至6月30日,银行科创债发行数量扩容至26只。6月30日,四川银行开启11亿元的科创债发行,发行完成后,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将超过2200亿元。
近期港股IPO节奏明显加快,仅6月份,就有15家新股在港上市。此外,6月底还有多家企业扎堆递表。港交所官网显示,仅6月25日至6月30日,就有39家企业递交上市申请。当前,港交所IPO储备项目相当丰富。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按最新公告日计,目前还有超200家企业的状态为“处理中”。
同时,券商也在持续扩大研究及评级的覆盖范围。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有411只个股获得券商首次覆盖。其中,有57只个股属于电子行业;39只属于机械设备;属于计算机、基础化工、医药生物行业的个股也均超过30只。
6月30日,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发布,成为继北证50指数之后,北交所第二只指数。截至当日收盘,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报收2500.49,当日涨幅为1.23%。 该指数从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北交所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根据指数编制方案,北证专精特新在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选取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排名靠前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首发样本涵盖 ...
经梳理,年内已有超过30家支付机构“更新”支付牌照相关信息,涉及增资、高管调整、股权结构调整、更名等多方面。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信息公示,准予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223亿元;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上海富友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2.7186%增加至61.0017%;北京高汇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缩减业务类型,退出 ...
A股2025年上半年行情收官。整体上看,上半年市场主要股指维持区间震荡走势,成交也保持活跃状态,日成交额在绝大多数交易日里维持在万亿元以上水平。 从多家券商2025年中期策略看,下半年,外部环境改善、内部政策加码以及市场流动性充裕有望形成推动A股震荡走强的合力,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改善从而带动ROE(净资产收益率)企稳回升,以AI为核心的泛科技板块的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三大因素共振助推A股 ...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上述1493家A股上市公司共计筹划1984单并购重组计划。其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有102单,同比增长121.74%。
年中已至,公募基金在上半年的发行情况也随之曝光。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募基金新发规模达5372.69亿元,虽然同比减少两成,但备受市场关注的股票型基金的新发规模则创下近四年同期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内新发的股票型基金中,权益类指数型基金的新发规模占比高达九成,扛起了年内股票型基金的新发“大旗”。有观点指出,若下半年股市行情形成向上突破趋势,则权益类基金有望产生可观表现,吸金效应或会随之增强,有望 ...
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2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有19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呈现不同程度地增长。 大多数预计利润增长的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业绩向好得益于国际市场的拓展、毛利率提升、产品结构调整、降本增效等因素。
在基本面修复、资金面改善的背景下,港股资产正在面临一场“价值重估”,今年以来港股主题QDII基金业绩亮眼。一些QDII基金“新玩家”首发便瞄准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新上报的公募QDII基金均为港股主题。
近段时间以来,央行精准调控护航年中资金面。在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0000亿元的基础上,6月以来,央行多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以及加量续做MLF,为市场注入充裕的流动性。6月6日和6月16日,央行分别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91天)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和4000亿元6个月期(182天)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累计投放14000亿元,已经对冲6月到期的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6月25日,央行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