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5年里,曹惠送走了两届毕业生,目前正带着第三届四年级班。孩子们的成长是她工作的动力。她见证了学生从对英语一无所知,到现在能进行简单对话。孩子们质朴的情感表达成了高原上温暖的慰藉。她收到的,是课前直白的赞美,是每个节日粘着花朵的手写信笺。让曹惠留下的缘 ...
这个高材生毕业时谢绝了导师推荐的工作机会,辗转在四川、贵州的几所村小支教。听说了姜家湾教学点“拐杖老师”谭定才的故事,24岁的他来到这个距离老家江苏徐州1000多公里的地方。
一群身着蓝衣、大学生模样的青年,拉着行李依次登车。他们,是从在京高校招募选拔的参与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们。就在一个小时以前,他们在北京西站参加了由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北京市委组织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
学校不是一系列升学考试连接在一起的“备考空间”,而是创造可能性、培养多样性的成长园地。少一些压抑天性,多一些欢声笑语,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的向往之地,让孩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他们就能像小树苗一样,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