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来自全球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483个热带树木年轮序列,首次系统评估了1930年以来干旱对热带森林茎生长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在最干旱的年份中,茎生长仅出现2.5%(95%CI:2.2-2.7%)的微弱下降,且这种下降通常不持续到干旱年后。值得注意的是,裸子植物(gymnosperms)比被子植物(angiosperms)更易受旱季干旱影响,而雨季干旱对后者影响更大。该研究揭示了热带森林碳汇功能对历史 ...
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Lewin团队针对重费米子材料UTe2在强磁场下反常的超导行为展开研究。通过精确的输运测量,首次揭示了该材料在40特斯拉以上磁场中形成的环绕b轴"光环状"超导相,证实其具有多组分自旋三重态序参量特征。这项研究为理解磁场增强超导性(field-enhanced superconductivity)提供了突破性实验证据,对拓扑超导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揭示大脑衰老过程中蛋白质-转录解耦联的成因,研究人员以短寿命鳉鱼为模型,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衰老大脑中核糖体停滞(ribosome stalling)现象加剧,特别是富含碱性氨基酸的DNA/RNA结合蛋白翻译受阻。该研究首次将翻译延伸缺陷与蛋白质稳态(proteostasis)失衡、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衰老特征相联系,为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视角。
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两种亲缘关系较远(分化时间>1亿年)的线虫神经系统,利用电子显微镜(EM)重建技术开展比较连接组学研究,揭示了神经元死亡模式、突触连接及胶质细胞通讯等多尺度演化规律,为理解脑进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为解决行为驱动理论在化石记录中难以验证的难题,研究人员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了灵长类草食性行为与牙齿形态演化的时序关系,发现人类祖先的饮食转变比相应牙齿适应性改变早70万年,为行为驱动进化理论提供了关键证据。
针对链霉菌基因组挖掘中的上述瓶颈问题,研究团队近期开发了一种基于盐响应启动子的新型挖掘策略。该策略可有效激活链霉菌天然产物沉默基因簇,并成功应用于三种活性天然产物的激活与高产。研究团队在对南海来源的、含有丰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但无法进行遗传操作的链霉菌开展基因组挖掘的过程中,采用“异源表达-细菌人工染色体-启动子工程”的协同策略对两个沉默的大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激活。意外发现在培养基添 ...
本研究针对美国社区老年人群,通过分析NHANES 2005-2018年数据,首次揭示营养不良(CONUT评分评估)与慢性肾脏病(CKD)的显著关联,并发现性别对该关联的修饰作用。研究人员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证实,营养不良程度与CKD风险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OR=1.88,95%CI ...
在急诊外科领域,老年患者接受剖腹手术始终是令医生棘手的难题。当急性肠梗阻或消化道穿孔等急症来袭,手术决策往往需要在黄金救治时间与患者生理储备间寻找平衡点。尤其像也门这样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缺乏精准的风险预测工具常导致临床决策两难——过度治疗可能加速患者衰竭,保守治疗又可能错失生机。
来自国际团队的研究人员通过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实现了对分子链的定向缠绕,成功构建了机械互锁的索烃结构。该研究利用光驱动单向旋转,突破了热力学不利构象的限制,为无模板合成拓扑复杂分子提供了新范式。 在微观世界里,分子总是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德国科学家Wachsmuth团队巧妙地将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变成"分子编织机",通过精确的光化学-热力学协同控制 ...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衰弱综合征 (Frailty)已成为老年健康的核心挑战。伊朗作为快速老龄化的中东国家,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21.7%,但社区老年人衰弱流行病学数据仍存在显著空白。现有研究多聚焦住院患者,且评估工具存在差异——从Fried表型到缺陷累积模型,导致各地报告的患病率波动在10.4%-40.4%之间。这种数据异质性严重制约了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制定。
研究人员将小鼠暴露于SARS-CoV-2或流感病毒。在这两种情况下,呼吸道感染都触发了肺部休眠的DCC的唤醒,导致转移性细胞在感染后数天内大量增殖,并在两周内出现转移性病变。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和安全性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025年6月,全球累计确诊超7.78亿例,死亡病例超700万。尽管已有382种候选疫苗进入研发阶段,但不同技术路线的免疫持久性和跨种族人群数据仍存在空白。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因其快速诱导免疫的特性备受关注,但针对中东地区多元种族人群的研究尤为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