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宏网讯北京时间8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以“离域电解质设计实现 ...
近日,有一份“天大的好消息”——天津大学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寄到了甘肃省宕昌县顾文兵同学的手中,这份承载着梦想的录取通知书,是他四年来收到的第40份来自天津大学的“爱心礼包”,也是其中最厚重、最特殊的一份“礼物”。
下一条:天津电视台天津新闻:天津大学自主研发航天加工机器人投用 ...
面对航空航天对零部件精细化生产的需求,从2003年开始,天津大学就组建了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的团队,累计两百多位研发人员参与,历经五次迭代。前几代机器人,主要做简单的焊接、抛光工作,随着我国空间站、大飞机研发对零部件精细化要求持续提升,第五代开始,转到了难度更高的铣削工作,团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提升了精度和效率。
编者按:本期文章深情追述了北洋校友刘瑞恒先生在公共卫生、军事医学与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刘瑞恒先生跨越时代的开拓实践,为当代医工交叉创新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历史镜鉴。文章既是对先贤的致敬,更是对天大人“兴医强国”使命的传承召唤。
天津大学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头版: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 锂电池续航能力有望提高2至3倍 ...
北京时间8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以“离域电解质设计实现 二次锂金属软包电池突破600Wh/kg”为题在线刊发天津大学 ...
北京时间8月13日,国际期刊《自然》以“离域电解质设计实现二次锂金属软包电池突破600 Wh/kg ”为题在线刊发天津大学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首创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直接提高了2-3倍。
8月14日下午,校长柴立元走访慰问暑期留校学生,了解暑期留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党办校办、学工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慰问。 柴立元一行首先来到理学院实验室,与正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同学们的科研课题、实验进展以及生活情况。他希望同学们在科研中保持严谨 ...
近期,中国科学家研究开发了一种专门针对骨关节炎治疗的新型流线型氧化锌嵌合可注射水凝胶,它能轻松钻进骨头缝,把软骨缺损的坑洼严丝合缝地填平,能像钢铁一样稳稳支撑骨头,还能显著提高软骨再生效率,有效修复软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