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8月17日晚,当最后一簇绚烂的焰火在成都国际友谊馆上空绽放,为期11天的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落下帷幕。当世界的目光为赛场上的竞技之美定格,一场风云之上的特殊“竞技”,也在此刻交出了答卷。
依托永州市气象部门的精准预警,蓝山县在强降雨来临前安全转移132户232名隐患点群众,最大限度避免了人员伤亡;各部门联动响应,全力疏通因部分道路积水导致的交通受阻;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依据气象预警,对泉南高速白水、大中桥、潘市收费站实施“只出不进”的临时交通管制,保障行车安全。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五峰县紧急转移安置44人,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正是气象台不间断的雨情通报和提醒,让我们得以提前做好人员转移调度,为应对险情争取了主动。”渔洋关镇防汛办主任段勇表示。
虽然台风“杨柳”强度已减弱,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雨就此结束。它的残余涡旋(简称“残涡”)仍可能深入内陆,触发新一轮强降水。正因如此,气象部门对它的后续路径格外关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董林指出,台风残涡的路径预测仍存在一定分歧,而残涡的 ...
15日早间,世运会气象台捕捉到中午时段将出现降雨过程,将对原定于12时结束的天府公园攀岩速度赛造成不利影响。7时30分,世运会气象台向竞赛指挥长推送预报信息:“强降雨将于11时30分影响赛场,建议提前开赛。”随后,比赛提前30分钟开始,11时20完赛,避开了11时35分开始的暴雨天气。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早上看预报说要下暴雨,结果等了一天,一滴雨都没见着。”“我家这儿艳阳高照,我朋友却发来视频说他那边雨都能拿盆接了!”这是天气预报“不准”,还是“雨有性格”?河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李江波接受记者采访,从“分散性降雨”讲讲 ...
国内方面,昨日,陕西、山西、河北、广西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预计未来三天,华北、东北等地多阵雨和强对流天气,关注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及对交通、旅游、农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华南南部、西南地区等地仍多强降雨天气,关注次生灾害风险和影响。
人民网银川8月14日电(周航)8月14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发布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陈楠介绍,8月28日至29日,以“深化中阿气象合作 ...
8月15日至16日,一场业内顶尖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纪念一部承载着中国气象科学发展百年历程的学术期刊——《气象学报》的百年华诞。
“两山”理念让中国与世界有了更多共鸣。“在推动全球面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道路上,中国正在成为引领者。”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安德鲁·施瓦兹表示,中国通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当中,在发展模式上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 ...
自然灾害应对是气象深度融入文旅领域的一个切面。当气象预报从“阴晴冷暖”的传统认知,进阶为可量化、可感知、可预判的精细化服务时,人们的文旅体验与产业发展轨迹都在悄然发生改变。